在日本躺平的低收入华人,过着怎样的生活
▼ 一
视频中的博主叫吉川,她说自己录制这个短片的初衷是因为,她发现一提起日本,至今仍有很多人存在着些“刻板印象”。有的是觉得在日本生活吃不起蔬菜水果,有的是觉得日本大多数人都过着忙忙碌碌、无止境的“社畜”生活。而作为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的华人,吉川认为,中文世界里形容的“日本”,与现实多少有点出入。
为此,她想以自己为视角,展现一下日本真实的那面。
十几年前,吉川以一名留学生的身份来到日本。毕业后便一直在关西的一家中小企业工作,2018年,选择入籍日本的吉川和相恋3年的男友结婚了,和无数普通夫妻一样,结婚之后,吉川和丈夫一起贷款买了套60平米的2LDK小房子。
类似国内的两室一厅,不过日本买房没有公摊面积,60㎡的屋内面积便约等于国内的70㎡左右。可没曾想,2020年疫情来了,打乱了许多人原本的生活节奏,吉川和丈夫也相继辞职在家休息,观望疫情发展,在那段时间,按照吉川的说法,他们俩人过上了一段吃饱了睡、睡饱了吃的“堕落”生活,后来,随着大家对疫情的恐慌情绪日渐缓和,日本政府也取消紧急事态宣言之后,社会各方面也开始恢复至正常状态。
但或许是在家里呆太久,人也变得有点慵懒了。吉川和丈夫俩人都不太想回到以前较为忙碌的正社员状态,他们的选择是,各自找了份喜欢的兼职(零工),一周只上班3、4天,每天工作7-8个小时,夫妻俩加起来的年收入,还不到400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20万),这和日本人均年收入440多万日元比起来,绝对算是低收入人群了,但即便如此,吉川说作为低收入一族,应对日本的日常生活也算不上有多大压力。
▼ 二
吉川简单列举了一下目前夫妇俩人的家庭收支方面,现在俩人的主要开销,就是房贷和日常生活的杂费、税金以及健康保险之类,但因为低收入家庭,相应都会有所减免,首先是房贷,房子贷款了35年零首付,同时由于日本多年来的超低利率政策,吉川夫妇每月的房贷,只需5万多日元左右(约合人民币2600元),吉川说,要是同样面积和管理品质的公寓租金,怎么也得要8-9万日元,所以她觉得在日本是可以做到,贷款买房是要比租房划算的。
接着水电煤和通讯费,一个月摊销必须是2万多日元(夏天在家的话会24小时开空调,可能会稍贵一些),总体算下来,包括房贷在内,每年的固定支出大概是80多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4.2万元,而且不要误会,低收入家庭≠低保户,日本的低保户政策福利,是指给予没有工作能力或特殊状况的人,比如单亲妈妈等的经济支持,吉川夫妇俩不属于这类,并且他们俩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很差,完全不存在什么吃不起蔬菜、水果之类的“苦日子”,另外,除去所有开销支出后,俩人一年还能有大概280万日元不到的存款(约合人民币14万元),可以用于自由支配,而这样的生活,吉川夫妇已经连续过了两年,俩人的精神以及生活状态,反而愈发地好。
▼ 三
当然,吉川也坦白承认,他们夫妇俩不打算要孩子,没有下一代的养育支出,这也是他们敢于“裸辞”的一个最大理由,同时,夫妇俩对吃穿没有太多要求,优衣库、亚马逊购物基本就能满足了,更何况,推开门在日本,就是随处可见的好山好水好景致,俩人也可尽情地到处游玩。
最后,也是很重要的一点,能够允许作为低收入的他们,享受“躺平”生活的原因,吉川认为,是日本社会的“底色”在帮忙。
第一,日本社会,包容人与人之间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差异,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,旁人都不会抨击和干预太多。
第二,因为拥有日本身份,使他们可以享受/蹭着日本几代人努力,已经打造好的现成的社会秩序。
总结下来就是,不用太顾及别人的眼光,也不用因为不奋斗就生活困苦。发达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,某种程度上就是能够允许某个人,即便不去“996”,也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。吉川说她看过一句话,假如普通人的综合能力是100,那么日本就会尽量设计一个能力值只有80的人,也能适应的社会。而吉川的这番经历,也恰恰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。原来,不管一个人想选择“内卷”(奋斗)或“躺平”(闲适)与否,其实是应该被允许自由决定,而不是被迫的。更不用牺牲自己或背后极大的资源,譬如财富、时间、人脉乃至精力,作为代价交换。
真正令人向往的生活——理应是支持每个普通人,可以努力争取生活的上限的同时,也可以保障到其生活的下限。
这是日本给出的答卷。
原文作者: J时游
原文链接: https://feichang99.github.io/or/f34f706f.html
版权声明: 转载请注明出处(必须保留作者署名及链接)